焦虑不是什么好东西,它让我们痛苦,于是我们选择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焦虑。
但,很有可能,它们是假策略。百害而无一利。不要不信,来看看:
放松类假策略:
冥想。
运动。
刷剧。
和感到安全的人在一起。
转移注意力类假策略:
做感兴趣的事。
做其它的事。
拖延。
乍一看,这些策略都是已经全网转烂的应对焦虑的方法,对吧?
公认的有效。
但,错了。
这些方法有用,但如果用它们只是为了不焦虑,那么很可能错了。
怎么看用错了?看2个指标:
1.使用这些策略后,当时情绪好转,但是不长久,甚至是加重了焦虑。
有个小姑娘总是担心老公有外遇。她就觉得,一旦老公有外遇,但她却什么都没做,她以后一辈子的痛。
为了缓解焦虑,她每天都要给老公电话查岗才安心。
这当时看似缓解了焦虑,但是长久来看,焦虑一直反复,清除不了,甚至从每天三班岗发展到了每天查岗5次以上。
为什么?焦虑会难受,难受=威胁,威胁必须要清除,怎么清除?打电话。
打完了电话,清除了威胁,不难受了,缓解了焦虑。
但在这过程中却也同时确定:威胁是存在的。
事实真是这样吗?有可能。威胁还会再来,焦虑和难受还会再来,打电话可以缓解焦虑,再打一次电话。
循环往复,于是越发得不到控制。
所以,当时有效,但长久无效的策略,往往是假策略。
2.偏离了你的目标和价值观。
有很多小伙伴总是心太软,别人找他帮忙,能不能帮,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帮。
怕拒绝了别人,别人会不开心。
尽量满足他人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这更是一种过度焦虑的表现。
具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