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杨紫曦与男友吴狄相恋多年。
大学毕业后,杨紫曦遇上了超级有钱的富二代安迪,尽管她并不喜欢他,但是因为他有钱,所以她出轨了。
在和富二代安迪交往期间,她过得并不开心。
因为安迪只是把她当作玩物一样对待,玩累了就去找新的猎物,甚至还把她当成物品与好友交换。
于是,杨紫曦十分想念吴狄得好,想和吴狄重新在一起。
可这时安迪用了极具诱惑力的物质条件挽回了她。
对于杨紫曦而言,她能接受安迪的背叛,却无法接受吴狄的一贫如洗。
那么,为什么杨紫曦会这么“拜金”?
根源在于她的心里缺少安全感。
01「安全感」是什么?「安全感」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心理需求,指给我们一种身体保护和心理保护的感觉。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它位列第二,可见人们十分迫切想要获得它。
而它主要来源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
一个有「安全感」的人,TA会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能够长期信任和维持一段关系,享受彼此之间的亲密。
面对外界的困难和挑战,TA也会有强大的心理韧性,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
即便遇到失败或者遭受伤害,TA也会寻求他人帮助,或者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心理安全感越是强大的人,恢复力、同理心和社会能力就会越强。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被不安感所围绕:
希望自己工作稳定,但是自己却像浮萍一般;
希望另一半永远爱自己,但是对方并没有那么爱自己;
希望自己能够应对未来发生的一切,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丧失「安全感」?
02为什么会丧失「安全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都离不开童年经历。
心理学家Allen认为,早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出孩子长大后与他人的依恋状态。
因此,当孩子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时,长大后,便很有可能缺乏安全感。
例如,知乎有位网友说自己在感情里很“作”:
经常要男友在凌晨2点的时候去便利店买零食给自己吃;
只要男友没接电话,自己就会开始电话夺命call;
随时随地检查男友的手机,看看是否有背着自己和其他异性暧昧不清……
因为她的“作”,所以她的每段感情都无法走下去。
她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但是她没办法控制自己。
因为她总想知道男友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会不会抛弃自己?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提出的“矛盾型依恋”。
既想寻求爱,却又抗拒爱。
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生理或情绪需求不敏感,给予孩子的照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