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当中的重要发生事情而感到担忧,如考试,作业,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面临一个让人不适的环境时感到尴尬和担忧,如学校同学嘲笑,排挤等
在面对考试、演讲时的紧张、出汗、心跳加速
在面对真实存在的具体威胁时感到害怕,如害怕上课被抽问却不知道答案
对特定事件发生前、后立即发生的紧张,悲伤,睡眠困难,通常随着事件结束而消失
病理性焦虑症的诊断往往来自专业心理医生,在重度焦虑症的影响下,青少年会感到无法控制日常的生活,害怕社交并且感觉没有目标,渐渐地,他们会选择放弃或者逃避引起不安的环境(如逃学)。焦虑的产生是由基因,心理和身体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综合而引起的。父母或近亲是焦虑症患者的学生更容易得上焦虑症。若父母或者学校不理解焦虑症的病例症状,反去责备孩子的逃避行为,很多时候会让孩子的情况变得更糟。那面对学生焦虑症状,怎么办?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焦虑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但在同时也是一个治癒率极高的病症。以下的两点或许可以帮到你或者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掌握有效的因应策略积极心理学理论相信,过分焦虑的产生是因为缺少有效的因应策略。而面对焦虑,可以采用的因应方式有:创造休息时间,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在焦虑产生时给自己创造一段休息的时间,听音乐,到户外走走等都是好的途径。
养成日常锻炼的习惯,培养运动的爱好。
努力做到最好,但学会接受不完美和不可控的因素。极大多数情况下,焦虑产生于人想要控制无法控制的结果,如不知考试的内容,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等等。接受在生长的环境中有自己无法左右的因素,有利于更准确的认识并学习如何应对真实社会环境。
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现在的孩子很少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为了保证学习的效率,很多孩子开始过早的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研究表明,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会加剧焦虑症状,并引发恐慌症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被证明为对焦虑症最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它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识别负面的思维方式,并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替代。疗程是短期的,通常在3个月左右,通过线上辅导的方式被证明同样的有效(Cuijpers,P,)。在手机与电脑上使用的心理健康治疗软件的开发还在初步阶段,效果还有待考证(Donker,T,)。在工作中,我看到焦虑在更多情况下来源于父母,而非孩子本身。“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人际关系不好怎么办?将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找不到对象怎么办?……”于是,父母莽莽撞撞地闯入孩子的人生,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约束着孩子每天的生活。但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孩子会因为失去对生活的自主权而习得性无助,过得更加不知所措。由此而来,变得更加抑郁,焦虑,低自尊和自我孤立。未来谁也无法预测,与其让孩子成为父母焦虑感的受害者,不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容地面对问题,理解他们为何焦虑,让他们从现在的压力中学会自我调节和应对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将来的人生。Reference
Seligman,M.E.P.;Walker,E.F.;Rosenhan,D.L.Abnormalpsychology(4thed.).NewYork:W.W.NortonCompany.[Cuijpers,P;Sijbrandij,M;Koole,S;Huibers,M;Berking,M;Andersson,G(Mar)."Psychologicaltreatmentof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Ameta-analysis.".ClinicalPsychologyReview.34(2):–.doi:10./j.cpr..01..PMID.Erikson,E.H.().TheLifeCycleCompleted:AReview.NewYork:W.W.NortonCompany.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5thed.).().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onker,T;Petrie,K;Proudfoot,J;Clarke,J;Birch,MR;Christensen,H(15November)."Smartphonesforsmarterdeliveryofmentalhealthprograms:asystematicreview.".JournalofmedicalInternetresearch.15(11):e.doi:10./jmir..PMC.P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