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谈心态
有人问余光中(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说:“李敖天天找你的茬儿,你一次也不回应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你怕他了不成?”余光中沉静了片刻回答说:“天天骂我呀,天天骂我,这说明在生活当中他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证明我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他。”你看,余光中的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巧妙了。这一下子把自己抬得多么的高呀!把李敖(台湾人,比余光中小7岁,也是当代非常火的作家,他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书籍)贬得多么低呀!说李敖没有我于光中他就活不成了。李敖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他的著作,他总是到处骂人,当然这种骂不是粗俗的骂娘的那种骂,而是用自己的笔墨、文字去讥讽他认为不顺眼的人。
有人问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画家,上世纪中叶,在西方美术史上是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故于年,享年93岁)说:“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
“你听过鸟叫吗?”毕加索问,
“听过呀。”
“好听吗?”
“好听呀!”
“你听得懂吗?”这个人听毕加索这么一问,有些愕然。毕加索的意思是:我的画对于不懂艺术的人来说那就是对牛弾琴。这毕加索对这个问他的人的回答和问话是多么的有意思呀!毕加索太聪明了。以上的余光中和毕加索回答多么巧妙、心态是何等的好啊!
人在生活中永远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不好的人说白了就是心太小了,我们把心态的“态”字拆开去理解,就是“心大一点”,如果你的心大了,能容人了,能容天、容地、容天下之事,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怎么会心情不好呢?所以说心态要好就得“心大一点”,如果我们做到了心大一点,我们就会有好的心态了。
下面我有几句经典的话,你看妥否: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愁帐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凡此种种,每一个烦恼的根源都在于你自己。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这些话我不再做太多的解释,大家去自悟吧。
对于任何事情,是做还是不做,对于男人来说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不能优柔寡断。人生的每一个抉择都是一场赌局,输赢都是自己的,不管你的赌注是大还是小,选择了就没有反悔的机会,输不起的人往往也赢不了。
17、高考落榜莫彷徨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分数线下来了,有些学生没有过了“本一”分数线,看一看周围的同学,有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成绩根本抵不上自己,然而本次高考却比我考得好(需知高考有极大的偶然性)。因此,就觉得没脸见人,也不出门儿,跟谁也不说话,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度精神恍惚,彷徨不已……
其实,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凡是念过高中,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有过这种经历。能否考上大学,确实对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但根据我搞高中教育教学凡40年经验和体会,高考对人生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的学生虽然没能进入高校,提前几年进入社会,在社会的大熔炉里锤炼的不错,也做出了惊人的成绩;有的学生虽然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进入社会混的也普普通通,这样的人也屡见不鲜。所以,我认为一次高考的失利并不是永远的失败,就看你是不是金子,如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那些“高考落榜生”后来在事业上的发展,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榜样。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曾三次落榜。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之后考举人,每三年一考,考了三次(九年)都没有考中,当时他对考取举人这事有点心灰意冷,便下定决心立志从医,一生潜心研究医药。走遍大江南北,参考了多种医书,经历了27年的辛劳,终于写成药物学的鸿篇巨著——《本草纲目》。此书至今已流传海内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李时珍也世世代代被人们称颂为伟大的医学家。而那九年和他一起参考,考上举人的那些人,至今我们也不晓得他们是谁。
明代画家唐伯虎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当年,他进京会试,涉泄题案而被永远取消了考试资格,而且还蹲了一年大狱,出狱返乡后,他看到原来笑脸相迎的乡亲对他已经换了面孔,除了藐视还是藐视,他的书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时竟然还敢反客为主,大声训斥他;他的妻子非但不体谅他,还时常对他恶语相向,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他把游山玩水当做第一乐趣,由于他的文采出众,招得许多知己红颜。现实对他的摧残,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他的诗词、书画都不拘泥于规则,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被认为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他的一幅画现在能卖到几千万元人民币。唐伯虎年轻时意气风发,中年时怀才不遇,老年时心灰意冷。只有那首“桃花歌”仍旧在诉说着他的心声,萦绕千载,从未散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之厄运。他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时却屡试不中。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并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成座右铭。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终于写出了鸿篇巨著——《聊斋志异》。
古代的“高考落榜生”事业有成的远不只我所提以上这几位,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人张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东坡的父亲)、著名苦吟派诗人贾岛、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是“高考落榜生”。当然,我并不是说凡是高考落榜生只要通过努力都能成为如同上述我所讲的,都能成就不朽的大业。我认为成就大业必须具备三个因素:一、必须有天赋,二是机遇(也就是运气),三是自己的百倍努力。如果是一块金子的高考落榜生,早晚会发光的;如果你是一块土垰(读作kā)垃,那只能一生与黄土为伴了,你也不要觉得怀才不遇,你最好尽早承认自己是一杯黄土,该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吧,需知黄土在适当的条件下,也是能长出禾苗的。
一次高考的失利并不能影响你的整个人生,挥挥手,挥去高考失利的阴影,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人生同样可以精彩。
18、生活已不易,且活且珍惜
在人生中,很多时候都充满惊险和意外。在一次严重的车祸中,一个受了重伤的人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三天,才苏醒过来,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活着?”他的妻子和十几岁的儿子听到他的声音之后,泣不成声。是啊,能活着该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当很多朋友在抱怨生活不够好而痛哭流涕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有的人仅仅因为还活着而感动的泣不成声。前一个“痛哭流涕”和后一个“泣不成声”流下的眼泪是同样的,但是对人生的感悟却是大相径庭。
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我们还活着,还有机会多陪陪爱人、孩子,还有机会和亲戚、朋友交往,还有机会去实现梦想,还有机会兑现我们的承诺。希望我们每一位朋友在有限的生命中,多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多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免得当生命无可奈何将离去时,后悔你没有尽心照顾你的父母、老婆、孩子,没有尽力地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朋友,你不要总以为你的生活来日方长,你不要总以为你很优秀、热情、可爱,职场上能干、运筹帷幄;对家庭也照顾得很好,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媳妇、好妈妈,但是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攒钱看的如此重要,也没有一个民族把一生的所得都贡献给一个七十年产权的房子。有不少的人说,待有了钱把现在的小房子换一个大房子,再换一个好车,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等孩子独立了,存款达到万,就开始好好享受人生,这样的想法倒也是一个很美丽的梦想,可是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不能及时地把握当下,人的一生真的很快就过去了,人总在失去的的时候才发现,生命莫测呀!你可不知道哪一刻的分别可能就成为永诀。昨天还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争吵,而今天可能就永远离你而去,那些曾经的争吵、埋怨、猜忌、烦恼都那么重要吗?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才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竟是如此的短暂;你才会意识到,早就该用宽容来善待对方;你才懂得,我们所争吵的谁对谁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你才会痛心疾首地呼喊:“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只想看到你的脸,听到你的声音,握住你的手,只想把你紧紧地拥在我的怀中。”
秦朝的宰相李斯在面临腰斩时,非常奢望地对他的儿子说:“我多么想跟你一块儿牵着猎狗在咱们蔡县东门的山坡上去追野兔啊!现在一切都晚了……”;西晋的名士陆机在临死的时候,也曾感叹说:“唉……华亭的鹤鸣声,从此再也听不到了。”我们不能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深深地爱着对方。
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地爱自己,爱你的配偶,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家人,爱你周围的一切人。生命是短暂的,不要等到永诀的时候,才知道包容的重要。当生命突然被画上休止符时,你是否会因为没有好好享受人生而感到遗憾和悔恨呢?如果你还把人生浪费在琐碎之中,而不去做自己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李斯和陆机若能复生一定会极为中肯地对你说:“千万要接受我的教训吆……”
时间都哪儿去了?我们都在寻找,生活并不因为你的焦虑、你的埋怨、你的烦恼而不再继续,该去的去,该来的还是要来。明天还会到,明年还会来。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内心真正的快乐是物质世界永远给予不了的。抽10块钱的烟和抽块钱的烟都会得肺癌,坐头等舱和坐经济舱失联了一样都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想明白了,要知足常乐。和谁在一起生活,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能陪你一起生活的人才是最难得的。生活已不易,且活且珍惜,把握当下,活在当下。回家好好抱一抱你总想治气的那个人,在一起生活,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不要等到临诀别的时候才弄清楚。
对于人生,其实有太多的人看不明白,而有的人看明白了又不下决心去做,希望每一位朋友要看透人生,好好生活,认真去做,生活已不易,且活且珍惜吧。
19、生活中要学会欣赏他人
第52届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原名:威廉·杰弗逊·克林顿)曾在讲演中多次提到他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和他爸爸相处的一段故事。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中午,比尔和爸爸在公园里散步,他们发现一个老太太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她那穿戴好像是在滴水成冰的三九隆冬一样。他觉得这个老太太十分可笑,比尔就对他爸爸说:“爸呀!你看那个老太太穿的真是大奇怪了,真可笑。”他爸爸听了,面目表情显得有些严肃。沉默了一会儿,爸爸说:“比尔呀,我发现你缺少一种欣赏别人的本领,这说明你在和别人交往当中缺少了热心和友善……”比尔觉得爸爸实在是有点小题大作了,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觉得那个老太太穿的太多了吗?”
“那个老太太穿那么多,也许是因为她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或许是因为别的我们不知道的什么原因。不过她这种打扮也很漂亮啊!你仔细地看哪,她专注地看着树上漂亮的丁香花,她是那么地热爱鲜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她的表情是那样的慈详愉快,我觉得老太太的神情令人感动。难道你不认为她很美吗!”爸爸似乎有些教训又有些开导地对比尔说。
比尔认真地观察了老太太之后,确实像爸爸所说的那样,从她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到他的内心像怒放的鲜花一样。
爸爸领着比尔走到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鲜花的神情真令人感动,您使这个春天变得更加美好了。”老太太似乎有些激动:“噢……谢谢,谢谢您二位先生。”随后她从皮包里取出一小袋饼干,一边递给比尔一边夸奖说:“这孩子长的真帅啊!”事后,爸爸对比尔说:“渴望得到欣赏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你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被欣赏的优点和特点。当你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之日,就是你得到别人更多欣赏之时。”比尔若有所思地看着爸爸,点了点头。
欣赏是一种智慧。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善于欣赏别人。齐桓公不计前嫌,欣赏并重用了原属敌对阵营的管仲,使齐国国力空前强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说:“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耳!”正因为唐太宗善于欣赏人,发现人之所长,并用之,才使他手下佼佼之士不计其数,辅佐他成就了宏图伟业。不论是齐桓公还是唐太宗,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相反,历史上的昏君商纣王、暴君隋炀帝却嫉贤妒能,导致有才干的人不仅得不到重用,反遭灭顶之灾,而他们的江山当然也难以坐下去。历史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深思。
欣赏他人是协调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法宝。只有善于欣赏他人,才会发现他人的可爱、可取之处,并能包容对方的缺点,从心底接纳对方。如果总是以挑剔的目光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你就永远不会赢得友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欣赏吧,它能使你变得宽容大度,能使你的灵魂变得崇高,能为你注入奋进的力量。学会了欣赏,成功离你不再遥远;学会了欣赏,友谊会向你敞开怀抱;你学会了欣赏别人,才会得到别人对你的欣赏。
20、尊重你周围的人会迎来新生
有一位女士,在一家肉类加工厂工作。有一天,当她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之后,她想检查一下仓库里冷冻的肉类,于是她就走进了冷库,可是,没有想到,她刚刚进去,冷库的门意外地关上了。把她反锁在里面,她想,这下可坏了,我出不去可怎么办呀?于是她赶紧掏手机呼救,可是手机竟然落到了办公桌上。她没办法,只能竭尽全力地叫喊,她疯也似地敲打仓库的门,可是这一切都于事无补,她的哭声、叫喊声和她的敲门声没有人能够听到。这时大部分工人都已经下班了,她被囚在了冰冷的仓库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冷库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个小时之后,她被冻得已经达到了濒临死亡的边缘。非常奇怪的是工厂的保安居然打开了冷库的大门,奇迹般地把她给救了。出了冷库之后,她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看到手机还在那里放着,她禁不住地嚎啕大哭,保安给她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说:“好了,好了,别哭了,你已经得救了,不过今天真是危险啊……”这位女工恨不得给保安跪下叩几个头致谢。情绪稳定之后,她问保安:“你怎么想起来去冷库开门呢?这不应该是你的正常工作呀!”保安解释说:“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35年,每天都有几百名工人进进出出,太多的人都把我看成是透明的空气,唯独您是每天早晨来上班向我问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别的人。可是今天您和往常一样来上班,简单地跟我问了声:‘你好’,但是下班后我却没有听到你跟我说:‘再见’、‘明天见’之类的话,于是我就决定去厂里转悠转悠,走走、看看,我期待着你的‘嗨……和你再见’这样的话,因为这句话提醒我,我是一个被尊重的人。今天我没有听到您的告别,我觉得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我在厂里每一个角落寻找您的原因……”
这个女工得救了,故事讲到这里,让我们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如发生在别的工人身上,很可能真的就被冻死在冷库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手机不要随意乱丢,总是应该随身携带;更应该使我们每一位读者知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谦虚、爱戴和尊重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不要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眼睛不能总是向上看,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你能沾上谁的光,尊重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你最艰难、甚至濒临死亡的时候,可能你就会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