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100种焦虑,总结起来,似乎都是同

这几天赶一篇稿子,前一天晚上2点睡,早上7点起,第二天中午也没睡,结果两个孩子也没睡。然后我边给2点终于熬不住起床的双胞胎兄弟找事做:描红数字、描红姓名、加减法、磁力片、积木玩具,边赶完稿子。

下午4点半终于发文了,然后带着孩子去做社区要求的常规检测。

但到了晚上、到了第二天,我找客服、找运营,结果却是:主要经营的两个平台,一个没原创首发、没推荐,一个仅仅推荐给粉丝。总结一句就是我白忙活了,赚不到一分钱也吸不到粉。

我开始自我怀疑:当初辞职是不是错误的决定?会不会像我这样全职陪着两个孩子,到头来他们也不会多有出息,我也一事无成没法给他们做学习的榜样?

我会焦虑:我的职业选择、我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反观我周围的亲友,孩子差不多大的这些妈妈们,似乎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焦虑。

01全职妈妈,是不是错误的选择?是不是到头来没法用实际行动激励孩子?

其实人会焦虑,完全是因为攀比。但如何会不比较呢?相信很难做到吧!

这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两篇文章很火:分别来自一对母女,身为第一届“鸡娃”的娃和母亲。

其中有一段记录,我一直在反思:孩子考上了北京四中,因为在她在图书馆自习、在辅导班补习时,母亲也在学习,考过了几个工程师证书。

我想到了自己,我又做了什么呢?

孩子3岁起,确实开始了各种学习、健身计划,“卷”是同学家长转我的文章到朋友圈后,评论我们的词。

我觉得能给孩子量身制定更适合他们发展的计划,并执行完成,同时保证他们的娱乐时间,保护他们的童真,没什么不好的!

而且我确实有大把的时间,娃什么时间在家,我就什么时间陪娃;娃不在家或者睡觉的时间,我就可以工作。

只是你付出了这些以后,不会说“牺牲”,但是确实会想“获得”。小朋友将来如果学习很平庸、交往能力很平庸、抗挫能力也很一般,而你自己,也一事无成,沉没成本是不是太大了!

我告诉老公,我加班加点赶的稿子废了,很挫败,问老公:“如果以后娃问我:“妈妈,那你工作怎么样?你考了什么证书?你干了什么?”这时候,我可以怎么说?”

老公的回答是强行安慰我:“你们取得的成绩,一大半是我的功劳。”后来还要补刀一句:“不过两个娃是废柴的话,就不能这样说了!”

是呀,投入越多,期待越多!不投入却又不放心。

02职场妈妈:“孩子在幼儿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究竟应该怎么办?”

表妹暑假带着孩子,从外省回了家乡。回来之前,她就和我聊了很久小侄女这半年来的变化,聊了她自己的各种焦虑。

她说:“孩子本来是周末去爷爷奶奶家,可以和邻居家孩子玩熟、直接上人家家吃饭的,自信又开朗。

但这半年来,遇到了友情上的打击,经常玩耍的小朋友喜欢动手撩打;不如以前爱上台了,怕被批评,其他同学也确实开始了各种课外补习,可能能力上有了差异。

加上这半年生病和地区防范,去幼儿园的时间少多了。

每次恢复上课,孩子都不肯去幼儿园,不愿意去幼儿园。

我都奇怪:是不是幼儿园还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可是孩子又总问不出。”

表妹是学校老师,但假期回来也没闲着,准备考试、日常聚会,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基本是我姑姑带着孩子来我家,我再带着3个孩子一起玩。

看得出,我姑姑也很着急孩子的问题。

她们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不知道幼儿园应该怎么去协调,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该报什么兴趣班,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再玩玩,是不是太小了没必要学这学那,是不是人家都学、我不学就落后了就会没自信了,是不是孩子上课不要干涉太多。

我感觉她们的焦虑,是对孩子的陪伴、高效陪伴太少了,老公却一语点破:“我们家弟弟有段时间,不也是这样,不自信、什么都不说,容易发脾气。你还很着急,总感觉哪里出了问题。”

我才想起:“是哦!后来他怎么好地来着?”

老公说:“就是开始慢慢纠正发音、背点古诗,上了他喜欢的机器人课,篮球练好了,慢慢就自信了,有东西可以展示了,也就好了呀!”

确实如此,我也有过想找幼儿园老师、园长、学生家长的时候,我也有忍着观察、静待花开的时候,只是我忘记了过程,只记得现在暂时的结果:兄弟俩都找到了与同龄人相处、各自适应喜欢的模式,兄弟俩也越来越喜欢幼儿园了!

我劝了姑妈和表妹:“不要太着急了,孩子只是慢热,稍微熟络一些,我看了也挺好的,没那么严重的问题啦!”

但我也知道,这些话当时老公也劝过我,我的感觉是:“这个当爸的太没心没肺了!”可能走过这个阶段,他们也会和我一样,完全忘了当时自己焦虑过这些问题吧!

03家庭聚会上发现:“焦虑”原来是妈妈的“共性”

周末,家里孩子一起聚了聚,吃了一餐饭。

表姐的孩子,是所有孩子中最大的,唯一读小学了的,那一天,他全程不高兴。

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妈妈——我表姐批评了他一句。

我奶奶问:“是打了他吗?”

我姐说:“我从来没打过他,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怕我怕得要命。”

我不知道侄儿这样:批评一句,可以闷闷不乐一整天,是好还是不好!

反正我家刚打过可以来跟你撒娇,好说歹说打过骂过,还是能趁着大人没在,两个人一起爬上他们的婴儿床玩射击游戏的双胞胎,我是经常怀疑:是不是脑子里少了一根筋的!

他们不惧危险,我想自我安慰时,会想:这可能是敢于挑战极限,富有冒险精神,不只是不怕死吧!

表弟没来,本来一个月就休息4天,结果周日开了一整天会,聚餐时候还没散会。

弟妹下班(没错,周日也上班,还加班)后,回家接了孩子和我姑姑、姑父来的。我们快吃完了才到。

弟妹牵着两个孩子走前面,姑姑走后面,结果没注意台阶,摔了脚。

饭后,打算拍合照时,发现大的孩子不见了。因为有过走失的经历,大家都慌了。结果最后是姑父带着去看餐馆的鱼池了,虚惊一场!

当然,我家两个和表妹的小侄女也没闲着。满场飞跑、兴奋地在沙发上窜上窜下,这个被碰到了来告状,那个觉得怎么还不开饭饿坏了。

原来,孩子就是闹腾,就是增加各种烦恼(大概只有不带人的老人觉得挺好,觉得这是热闹吧)!

席间,弟妹和我表姐聊起了考试。

弟妹说:“你知道我们单位有多“卷”吗?每个月道题,考试!”

表姐不以为然:“道算什么,我们是0道。”

弟妹问:“和绩效挂钩吗?”

表姐说:“那倒不会,不过考太差也不好看嘛!”

弟妹说:“我们和工资系数挂钩,95分都算低分了!”

我想起了我之前就职的单位,还是7年前开始的考核方法。

道题的题库,各个科室不同的知识,甚至还有其他部门的知识。题目时时更新,不断有需要学习的新文件,每个月考试,考试成绩与绩效、评优、年终奖、晋级考试资格、晋级考试挂钩。

我当时是每月考试的出题人之一,同时,我也得参加晋级考试,被其他人考。得罪人的同时,也在骂着晋级考试的出题人。

我劝老公:“别觉得私企卷了,你看我们周围:国企、公务员、学校、医院、事业单位,也都没好到哪里去!干活就是了!”

当妈的,事业上压着一座大山;

孩子的营养、教育、身高、人际交往……种种问题,又是一座大山压来;

再是父母年迈,可能自己身体顾好就不错了,更别说帮忙照顾孩子了。

我们能不焦虑吗?

“焦虑”原来是妈妈的“共性”。

04我,似乎也不是一事无成

我们不是在北上广深的大城市,更不是一线城市,就平头小老百姓一名。

也愁没人带娃,也愁自己带娃钱不够用,也愁孩子的学习能不能跟上同龄人……

可做好手上的活,估计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

一天天的做好,谁知道小时以后,会怎么样呢?

孩子也是如此,可能好,也可能不好。

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既不靠孩子给自己长脸,也不靠他们养老。

再仔细回忆了下我的这3年零3个月“全职妈妈”的经历,我也不算一事无成:

曾经月榜单得过某平台育儿领域,全国第5名的成绩;之后又多次进入过全国前50名。

也曾有过百万阅读、千万阅读的文章。

现在全平台积累粉丝达7万。

这些成绩,也是和考级考证一样,是一份学习、工作上的荣耀。

是孩子3岁前就开始,每天白天陪两个孩子,晚上挤出4个小时学习、工作,全天只睡4-7个小时连轴转熬出来、苦出来的成果。

最主要的是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吧!我在孩子面前是在学习、在看书,老公也是在进修、或者处理工作,可能可以影响到孩子一星半点,把“学习”变成一种终生的习惯吧!

05结语

当妈似乎有种焦虑,但细想想,可能90种是完全没必要的焦虑。

孩子遇到校园暴力,我们改变不了他人,就改变自己。

妈妈个人进修,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不刷剧不刷视频。

孩子的学习问题,定好目标,拟定计划,一天一天去完成。

孩子的健康问题,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孩子的陪伴问题,做到高效陪伴,不刷手机,做好示范。

你又还有哪种焦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看到了这一句,一定也认可我文字中的一些观点,或者已经没有那么焦虑了,欢迎转发给更多还在焦虑的妈妈们!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c.com/jlzzz/151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