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达·芬奇:静静看着你装比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经典的油画作品,不同的人对她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她恬静,有人说她神秘,还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这比例是咋算的,我也不知道,反正蒙娜丽莎就是有种“静静看着你装比”的大佬气场。不管你是高兴还是愤怒,是得意还是心虚,她都岿然不动,稳得一批。斗图的时候,不管对手整出什么稀奇古怪的表情包,都可以用蒙娜丽莎的微笑接招。但,一幅图怎么能满足斗图的需求?达·芬奇还有各种诡异的“面无表情看着你”的人物画。比如《吉内薇拉·班琪》。比如《抱银鼠的女子》。02爱德华·蒙克:用生命呐喊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表情图,它经常用于表达震惊、害怕、恐怖等情绪。这个表情是有原型的,它来源于世界名画《呐喊》。但《呐喊》并不是一幅画,而是四幅画。年,30岁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了第一个版本的《呐喊》,是一幅蛋清木板画。紧接着,他画出了第二个版本,是彩蜡木板画。两年后,他画了第三个版本,彩粉木板画的《呐喊》。随后,他画了第四个版本,是一幅蛋清木板油画。不管是哪个版本,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而且他的第三版,在年拍出了1.亿美元的价格。蒙克不仅创作了几个版本的《呐喊》,还给它画了几个姊妹作品,合称“生命组画”系列。这个以“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呐喊》的“大姐”,是他年创作的《绝望》。《绝望》也有两个版本,一幅人物背对画面只露出一点侧面,另一幅人物正对画面露出三分之二面孔。如果这幅画的名字不是《绝望》,而是《单身狗》……请大家自行想象。《呐喊》的“小妹”,是年创作的《焦虑》。虽然我不懂油画,但我知道这充满压抑感的色彩中,写满了“丧”字。03八大山人:对生活翻个白眼
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而是一个人,本名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可惜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乱时期。结合八大山人坎坷的经历,和他的绘画的特色,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生活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白眼。他所画的鸟、鱼等动物,常常出现“白眼向人”之状,像极了他宁折不弯的倔强。他画的鸟是这样的:他画的鱼是这样的:八大山人不仅画动物画出了表情包,他的署名也自带表情包特效。他经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连起来写,看起来像“哭之”、“笑之”。虽然八大山人影响了清代“扬州八怪”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一大批画家,他的单幅画作拍卖价格也高达几千万元,但他的画在当时非常小众,他本人的晚年生活也非常贫苦。生活以痛吻他,他报之以白眼。三百多年过去了,生活同样痛苦,我们不妨也学学八大山人,还给生活一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