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从“拖延症”到“强迫症”,从“社交恐惧”再到“懒癌晚期”,越来越多的现代流行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其中,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上抗拒,身体上诚实”的状态——不论是反复洗手、卫生纸要沿虚线撕开、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摆,还是坐在固定位置吃饭、洗澡时沐浴露一定要挤3下等等,常常令“强迫症患者本身”和其周围的人抓狂。这也令越来越多的人用“强迫症”来调侃自己希望事情分毫不差的奇怪毛病。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对强迫症的理解都存在偏差,而被滥用的“强迫症”一词更加剧了普通民众对强迫症的误解。究竟什么才是“强迫症”?这种“心理上抗拒,身体上诚实”的奇怪毛病有没有可以扭转的办法?
真假“强迫症”
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不同,强迫症(OCD)其实是被记录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一类严肃的精神疾病。强迫症与焦虑情绪障碍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因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持续性、侵入性的强迫性观念或重复地严格遵循一系列规则的、目的性极强的强迫行为。
作为一类精神疾病,医学上将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患有强迫症的人会对危险、卫生状况或伤害过度担忧,从而持续有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