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必须摆放整齐、总要反复洗手.....
有这些强迫表现就是强迫症吗?
当然不是啦~
生活中这些强迫表现,并不一定就是强迫症。
要知道,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强迫性障碍,其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会反复出现,频率多维持在2周以上。
而强迫表现则是以短暂、断续的形式呈现的,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此外,在DSM-5中,对强迫症的诊断标准有以下界定:
具有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两者皆有
这种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给人带来痛苦
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
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损害
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所以,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强迫表现,没有干扰到自己或他人的社会生活
也没有引发显著的不良情绪,那就还没有发展到强迫症的程度。
这样一看,强迫症好像是“小病”,是不是可以靠自己克服,不用治疗?
生活中,人们会习惯将强迫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定义为“怪癖”o
以至于许多强迫症患者和家属会认为这个疾病只要有毅力就能自己克服。
实际上,强迫症所表现出来的重复行为并不是习惯这么简单。
其重复行为往往是“想停却停不下”
总会有一些毫无意义、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到患者的生活里;
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甚至会并发抑郁焦虑症状、引发其他身体疾病等
另外,强迫症还会给社会功能带来巨大的损害,比如工作、情感、生活质量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在所有的日常性疾病中强迫症的致残性排名第十
因其发病时间和频率不可控、影响广泛且治疗难度大,强迫症也被人称为“精神癌症”
显而易见,强迫症是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的。
强迫症并不是小病,早期的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目前强迫症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等
其中,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系统规范的治疗下,60%以上的强迫症患者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仍会残存某些强迫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学会和症状共处,积极的生活,也是治疗强迫症的良药之一
不过,强迫症的治疗过程往往比较漫长,患者和家属要对治疗保持耐心和信任。
随着对强迫表现的调侃,大众逐渐误解和忽视强迫症真正的痛苦和危害。
事实上,强迫症的严重程度一点也亚于抑郁症、精分等精神疾病,正视强迫症尤其重要
如果你出现不受控制的强迫行为,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